查看原文
其他

清华“摸鱼课”火了,心理压力呼叫“转移”

张妍琳 谷珵 光明社教育家 2022-12-10


教育家 · 快评


日前,清华大学校内网课平台上出现了一门课程《摸鱼学导论》,迎来1300余名学生选课。引发热议后,这名开课的清华大一新生发声称:“学校提供了开放性的环境,人人都可以创建一门课程,拥有一席讲台,我开玩笑地建立了‘摸鱼学导论’课程,初衷只是想让大家放松和欢乐一下。”


事后,为避免同学们误解,授课者(知乎名为顾介涟)特意制作了课程介绍,说明了《摸鱼学导论》的开设目的:提升幸福感,学校摸鱼小技巧,分享学习资料等。此“摸鱼”非彼“摸鱼”,这门课并非是传授偷懒技巧的,而是站位“幸福”,搭建分享与交流的平台,帮助大家快乐学习。


那么,在不了解《摸鱼学导论》课程内容的情况下,学生报课的目的和心理是什么?为何清华学子会对“摸鱼”这种看上去浪费时间的行为感兴趣?或许我们能从顾介涟的文字中找到答案。



“各自攀登于更高处重逢”的学子们,在高手如云的环境里,有着不小的压力,难免为探索新知、攻克学习难关不懈努力而感到疲惫。加上优秀的光环、家长的期待、“绝不能高开低走”的未来都可能成为他们无形的枷锁。在缺乏倾诉对象的情况下,他们异常孤独。“摸鱼课”的出现,是优秀学生对心理疏导的另一种呼唤。


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康指南》的作者Marcia Morris博士指出,大学阶段,学业、社会和经济压力是触发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系列因素。清华学子往往都是老师眼里、家长口中的“骄傲”,一旦成绩波动或进入新环境导致在群体中的地位发生变化,难免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冲击,纾解不当就有可能引发心理障碍,表现在日常中,就是容易焦虑恐惧、性格封闭排他,甚至嫉妒敌视他人。在快节奏、内卷现象流行的社会,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忽视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,直到他们的“亚历山大”“空心病”引发轻生甚至犯罪,才会震惊难当。与其那时再痛心疾首,不如当下引起重视,日常筑好心理“防波堤”,化大事于微处。


当忙碌的学习与社交不畅带来压力,学子们该如何自我调节、找到负面情绪及压力的出口?“摸鱼课”作业——“遇到了美不与别人分享无疑是寂寞的。今天的小作业就是到清华园里寻觅春色,并拍几张照片,发给身边的同学”——或许能提供一些启迪。实际上,《摸鱼学导论》也提到了“积极心理学”的内容,所谓“摸鱼”,是围绕积极心理学而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,引导大家在日常压力下留心周遭的美好,平衡好学习与自我休闲,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。


正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、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所说:“摸鱼课在用更接地气、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方式传递积极心理学的理念。学生需要找到不良情绪的出口,忙里偷闲,不然永远在赶路、永远在奔波,就没有时间来修养和提升智慧。”


这些重塑积极心态的技巧,不仅适用于学生,同样适合忙碌的你我。“慢下来”或许是一个出口,多花些时间感受身边的美、真心地笑、做有良知的人、交流表达、敞开心扉等,都能让我们更和善地看待周遭环境,达到顾介涟“摸鱼赏春”的境界。





—  END  —


来源|本文系“光明社教育家”原创
作者 |  张妍琳 谷珵








缩短学制,提前两年毕业可行吗?
政协委员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,作业可以丢掉“家庭”吗?

业主子女优先读名校?该为“贴牌办学”降降温了!

博士生当辅导员,是“高开低走”吗
中小学作业管理出新规!轻装上阵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